实现食品安全形势根本好转须冲破五障碍
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2014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表示:
(来源:中国食品安全报 中国食品安全网 作者:霍东洲 记者郭敏)
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17日出席在京举办的2014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并表示:“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呈现稳中向好态势,但食品领域中仍存在诸多问题。要实现食品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必须冲破五方面障碍。”
滕佳才指出,从发展阶段看,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,食品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不高、人口基数大、消费量巨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食品安全问题往往高发易发。从产业基础看,目前我国食品经营企业规模小、程度化低的特征比较突出,小企业占了整体食品经营企业80%左右,小商小贩更是难以计数,监管难度大。从制度规范看,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食品标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,严惩违法犯罪仍然缺乏比较强有力的法律支撑,监管工作体制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健全。从政府监管看,基层监管力量、技术装备和经费保障与实际监管工作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,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。从市场环境看,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,公平竞争的秩序有待完善,诚信缺失、道德失范问题还比较突出。这些都是制约食品安全形势根本好转的瓶颈和障碍。
滕佳材表示,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累积的一个结果,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,这需要凝聚社会的智慧与共识,需要包括政府监管部门、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在内的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。
2014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以“强化食品安全科学基础,实现社会共治”为主题,意在夯实中国食品安全的底座和基石。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、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共同主办。相关专家在会上表示,中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日趋成熟和到位,使食品安全对中国食品工业的倒逼功能已经显效,企业淘汰与产品创新均在加速,市场在集中。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食品市场上,一种面向未来的健康正能量在聚集。
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Patrick Wall、美国农业部原副部长任筑山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、孙宝国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等60余位国内外权威专家汇集成此次大会的高端智库,围绕“透明产生信任”的理念,交流探讨如何共同应对食品安全。大会分设食品安全与微生物控制、标准化与现代化、乳制品产业链、转基因等八大论坛。
|